欢迎来到洛阳研学游学基地-真慧玩研学基地
    商汉魏洛阳城考古_洛阳旅游网

    1 汉魏故城

    ▼▼▼▼▼▼▼▼▼▼▼▼▼▼▼▼▼▼▼▼▼▼▼▼▼▼▼▼▼▼▼▼▼▼▼▼▼▼▼▼▼▼▼▼▼▼▼

    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公元1至6世纪中国七代王朝的都城。位于今洛阳城东15公里,北依邙山,南逾洛水,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它的城市规模在北魏时达到最大,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外郭城长、宽约10公里x10公里,面积100平方公里[1] 。是西汉长安城的2.6倍、隋唐长安城的1.5倍、比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大9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8.2倍。

    西周初周公营建洛邑,在此筑城,称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东周时称洛阳。西汉刘邦定都于此。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定都,改洛阳为雒阳。其后曹魏定都时复改为洛阳。西晋亦以此为都。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年)自平城迁都于此。因该地在汉魏两代最为繁盛,故史称汉魏洛阳故城。

    c43ddc33a63343c28a46d17c75973eb5.jpeg

    汉魏洛阳故城前后延续使用近1600年,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都城里坊制以及中国都城建筑的“建中立极”制在此形成,并为后世都城效仿。周汉晋魏风云际会,80余位帝王之家,是中国古代到中世纪的社会形态及文化形态转变的重要时期。罗马帝国与古中国的仅有4次交往,3次在汉魏洛阳故城中,这座城市见证了中西方文化交往的开始以及陆上丝绸之路第一次延伸到欧洲的过程。北宋时期,文学家司马光 访汉魏故城时,面对对这座城市悠远、辉煌的历史曾经发出了:“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概叹。

    汉魏洛阳故城现存遗址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国家首批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之一、世界文化遗产。

    ▼▼▼▼▼▼▼▼▼▼▼▼▼▼▼▼▼▼▼▼▼▼▼▼▼▼▼▼▼▼▼▼▼▼▼▼▼▼▼▼▼▼▼▼▼▼▼

    2 永宁寺

    ▼▼▼▼▼▼▼▼▼▼▼▼▼▼▼▼▼▼▼▼▼▼▼▼▼▼▼▼▼▼▼▼▼▼▼▼▼▼▼▼▼▼▼▼▼▼▼

    洛阳永宁寺,位于北魏洛阳城内,北魏熙平元年 (516)建造,是当时著名的皇室寺院。寺内木构楼阁式高塔于永熙三年(534)毁于火灾,后寺渐废。遗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310国道与陇海铁路交叉口处。

    北魏佛教盛行。永宁寺殿前立高塔,塔和佛殿并重,为当时佛寺布局的典型形式,对研究印度佛寺建筑形制和中国固有建筑形制的融合及演变有重要意义。1963年起,对遗址进行了勘察和发掘。

    布局:据发掘,永宁寺坐北朝南,总平面呈长方形,周长1040米,四周有夯筑围墙,残高0.6~2.3米,墙基宽2.8~3.5米。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寺院墙皆施短椽,以瓦覆之,若今宫墙也。四面各开一门,南门楼三重,通三道,去地二十丈,形制似今端门。……东西两门亦皆如之,所可异者,唯楼两重。北门一道,上不施屋,似乌头门。”考古勘查和发掘基本证实了上述记载,还查明寺院东南、西南建有角楼。寺院的东、西两门正对塔身。塔基南、北都发现夯土基址,最北部的大型佛殿基址现被压在铁路路基之下。文献记载,佛殿形制犹如当时宫城正殿太极殿。寺院有“僧房楼观一千余间”,据探查材料估计,大致建在塔和佛殿的东西两侧。

    51f16376ba05482baeb7d5c44b9185c6.jpeg

    木塔 《洛阳伽蓝记》记载这座寺院“中有九层浮图一所,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有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经探查,塔基在寺院中部,夯土筑成,东西101米,南北98米,夯土厚度在2.5米以上。夯土基的表面,即原木塔台基周围的地面,为石灰三合土面层。木塔台基在夯土地基中部筑起,周围青石包砌,长宽均为38.2米,与《水经注》所记“浮图下基方十四丈”基本相符。台基高2.2米,表面为三合土面层。台基四面的中部各有一墁道;从出土遗物来看,台基并有石栏杆、螭首。台基上木塔原有内外五圈木柱,呈方格网状,发掘所见的方形石础或遗迹计有124个。发掘证明古籍所记木塔每面九间属实,原状应为每面三门六窗。第四圈柱以内,为土坯砌筑的实体,长宽均为20米,残高3.6米。这一土坯砌体的南、东、西三面各残存五座壁龛遗迹,宽各 1.8米,深20~30厘米。土坯砌体的北部有登塔木梯的迹象。从遗迹看,塔内墙

    ▼▼▼▼▼▼▼▼▼▼▼▼▼▼▼▼▼▼▼▼▼▼▼▼▼▼▼▼▼▼▼▼▼▼▼▼▼▼▼▼▼▼▼▼▼▼▼

    3 夏都

    ▼▼▼▼▼▼▼▼▼▼▼▼▼▼▼▼▼▼▼▼▼▼▼▼▼▼▼▼▼▼▼▼▼▼▼▼▼▼▼▼▼▼▼▼▼▼▼

    夏朝的都城有过多地,考古发掘的主要是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的夏朝都城,目前发掘过的有偃师二里头遗址夏墟。

    年代分布约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一说前1730年~前1720年)。1959年开始发掘,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地,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

    fe6541638150441fa1bcb6d16b9d7fd8.jpeg

    二里头遗址位于偃师市二里头村,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垱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面积约3平方公里。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界公认为我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

    ▼▼▼▼▼▼▼▼▼▼▼▼▼▼▼▼▼▼▼▼▼▼▼▼▼▼▼▼▼▼▼▼▼▼▼▼▼▼▼▼▼▼▼▼▼▼▼

    4 商都

    ▼▼▼▼▼▼▼▼▼▼▼▼▼▼▼▼▼▼▼▼▼▼▼▼▼▼▼▼▼▼▼▼▼▼▼▼▼▼▼▼▼▼▼▼▼▼▼

    位于偃师市西、洛河北岸的尸乡沟一带。城址东与偃师市城关镇毗邻,西距汉魏洛阳城约10公里,西南6公里便是二里头遗址(即夏都斟鄩)。1983年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现,是我国迄今发现年代较早、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一座商代早期都城遗址。

    8aac426e00274b7bbe84fa019c947d46.jpeg

    整个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余米,东西宽北部为1215米、中部为1120米、南部为740米,总面积约190万平方米,遗址发现城门遗迹7处。

    偃师尸乡沟商城是继二里头夏都斟鄩之后,河洛地区出现的又一座都城。从城址夯土城墙内含陶片看,其年代最晚的稍晚于二里头文化晚期,加上商代中期墓葬打破城墙夯土和城门路土的情况,可知城址的年代不会比郑州商城晚。据对宫殿遗物标本C14测定为距今3500年左右,与商初纪年大致相同。如此规模宏大、内涵丰富的商代城址,只有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因此,学术界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偃师尸乡沟商代早期都城遗址与文献材料所记西亳的地望完全相符,应是汤都西亳。

    ccd35eb46e2a4b91b324380a67e201ec.jpeg

    西亳是商汤灭夏后,在河洛地区所建立起来的一座都城。商汤之后的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康、小甲、雍己、太戊诸王均以此为都,前后共计200余年。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洛阳真慧玩研学基地

总部地址:洛阳市涧西区长春路洛铜集团3-3-1108

合作加盟

13526903457

全国咨询热线

0379-64859400

友情链接